政策解读
15731656464
0316-2502289
全国统一招生热线
上小学之前要培养的四个习惯,越早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会越好,家长也越省心。
第一、培养做事情坚持的习惯。
六岁之前能做到坚持的孩子,上小学之后,他的抗挫能力就一定会强。坚持是抗挫的基础,能力培养也很简单,固定一个爱好,比如打球,每周风雨无阻,坚持去练球,又或者是给孩子固定安排一个任务,比如每天倒垃圾,不管刮风下雨,也要去倒。再比如养一缸鱼或者是一盆植物,每天喂食浇水,这里面就体现了坚持培养孩子做事的毅力。
第二、时间统筹的习惯。
上小学之前的孩子每天要做什么事情,百分之九十都是被父母牵着走的,孩子不懂时间有长短,有快慢,没有时间的概念。这是导致很多孩子上小学后写作业拖拉磨蹭的重要原因。所以在六岁之前,每天的时间的安排一定要告诉孩子,我们今天要做些什么。每件事情大概要花费我们多长的时间,比如周末晚上八点到九点,是我们的亲子时光,内容是看纪录片和讲故事。那么七点到八点,这段时间我们就要吃好晚饭,做好家务。如果有耽误,不能全员到位,那么很遗憾,亲子时光就要缩短了。所以我们大人可以邀请孩子一起来摆餐具,吃饭不磨蹭,吃好了一起收拾碗筷。这样就是把时间统筹起来了,孩子就会体会到不磨蹭高效的益处。
第三、亲子交流的习惯。
每天拿出十分钟高质量的陪伴。没有手机,没有工作,眼里只有孩子,只分享当天的趣事,或者是谈自己当天的感受,不借机批评孩子和讲大道理,尽量用笑声跟随原则,积极聆听和观察孩子。一旦发现孩子对你说的不感兴趣了,马上打住,因为很有可能你又在讲大道理了,这样的沟通习惯做到位了。孩子到了小学,你就不会错过孩子成长了很多趣事。孩子到了青春期,你就不会担心孩子对你关闭心门,他的心会离你很近,他在你面前会很放松,很心安。哪怕你工作再忙,每天有这十分钟的高质量陪伴,效率可能会胜过全天二十四小时陪伴的其他家庭成员。
第四、阅读的习惯。
阅读理解的能力,他不仅管语文,还管政治、历史,甚至是物理、数学等理科。审题需要阅读理解能力,解答各种问答题,论述题需要书面表达能力。阅读是一个很基础的能力,地基要打好,如果孩子不爱看书,你可以首先自己拿本书,在孩子身边,看起来吸引孩子一起阅读。如果孩子爱看电视剧,不爱看书,那你可以允许孩子看电视剧。看完后告诉他,这个电视真的很有趣,我还能找到他的圆桌书里还有更多电视中看不到的细节,你要不要看?当然要。今天就分享到这,对你有用就点个赞。